弹痕
首页 > 军旅 > 弹痕

弹痕

作者:纷舞妖姬

点击:2

状态:完结

字数:未知 评分:7.9分

最新章节:第381章 战斗的音符(大结局)
《弹痕》小说作品简介:当过兵,站过岗,守过边疆上过天。走过南,闯过北,拉着死神跳过舞。挨过刀,中过弹,枕着鳄鱼睡过觉。翻过山,游过海,搂着死人嗥过歌。

相关推荐特种兵之二次入伍军旅:白帽纠察队,专盯特种兵 穿越到胬肉系统的小说 三位金主1v3骄纵

推荐阅读: 穿越2077之打造乌托邦蛮荒争霸:开局视野全图异界球王末世之无限暴兵NBA之水货总教头谁说奶妈就该被保护我的青春电子竞技红警争霸系统领主求生:开局成为红警指挥官我千年僵尸,你说我是辐射丧尸?
《弹痕》相关章节介绍
小说《弹痕》作品最新章节:

弹痕 第1章 契子 六类部队 试读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有必要向各位朋友们解释一下,何为六类部队。

在我眼里的特种部队,绝不是野战军侦察连那样的部队,也不是中国近几年才开始组建的海军陆战队。他们训练刻苦,但是针对地形或战场特征太强,如果把北方的侦察部队精英丢进热带雨林中,或者是号称生命绝壁的沙漠中,他们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受过这种地形生存训练,而非战斗减员。他们属于职业军人的意志力和血性是有了,但是还欠缺丰富的可以迅速适应任何地形和气候的包容力。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下真正的终身职业化军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特战技能,或者可以说是特战艺术。好了,废话少说,我还是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眼中,部队的分类吧。

纵观世界各国兵种,无论如何花样百出,部队都可以分为六大类。你千万不要把什么海陆空三军当成其中三类,那些只不过是常规兵种罢了,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类。他们是一个国家数量最为庞大的常备武装力量,但是在真正职业军人眼里,他们只是一批刚刚学会怎么去打开武器保险,或者勉强能将坦克、战斗机开起来的童子军罢了。

第二类部队,是预备役或民兵,这些人也许连“士兵”这个名称都暂时没有资格拥有,在人类历史上经过无数次实战证明,想要靠装备不统一训练不完善的民兵来保家卫国,只能是一种理论设想。也许有人会提出否认意见,说比如我们中国诸如淮海战役什么的,不就是靠老百姓的小推车做后勤供应,才让中国野战军六十万部队打赢了国民党八十万大军吗?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靠区小队、县大队之类的地方部队,加上武工队、游击队、民兵,将敌人彻底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但是请注意,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说白点,就是你已经被人家打进老窝了,你的国门已经被敌人集结优势兵力敲开了,你的重工业,你的科研机构,你的能源基地,已经部分甚至全部被敌人占领了!就算你把敌人拖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算你又打出八年抗战,终于把入侵之敌击退,那么胜利了之后呢?我们国家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要被打退多少年?

十年?

二十年?

四十年?

我们中国现代军人,最大的使命,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曾经使用过的三棱刺刀上……保家卫国!在某种程度上,我非常害怕打仗,我们不怕死,但是我们害怕将战火引到自己的家园!

第三类部队,是文职部队,这种部队包含面很广,文艺兵算是一种,电子对抗部队也算是一种,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和野战部队息息相关甚至是混合在一起,但是他们不需要亲自去上战场,是一种脑力劳动多过体力劳动,也更容易升官,也许还能混个好名头,但是在部队实际权力却不算很大的那种。

第四类部队,是科研部队。

就好象我老爷子,十八岁参军,抓到过苏联特务,在和苏联关系最紧张,随时可能开面开火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大规模突击,对中国领土进行大纵深战略破坏的时候,他老人家为自己准备了十三颗反坦克火箭弹!

真正了解军事的人应该明白,这可比为自己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要悲壮多了!当时的单兵式反坦克火箭炮后座力太强,一般士兵如果连续发射十三颗火箭炮,就会因为心脏无法承受负荷而猝死。当时中国面对苏联这种能集结几十甚至上百个机械化师,进行三百公里以上大纵深战略打击的军事强国威胁,只能利用人海战术,以空间战、人海战,不断拉长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补给线,来换取战机。当时全国已经做好了打游击战的准备,军工厂一年时间内制造的子弹,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简单点来说,我用普通步枪练习打靶,射出的近四万发子弹,其中有三万发,是那个时代紧急生产的!现在部队里还有大量当时制造的子弹。

就是因为有了和敌人坦克同归于尽的心理,老爷子后来对坦克有了极大的兴趣,不知道怎么混的,在重新上了军校补习后,竟然开始研究武器装甲车,最后竟然转成军代表,负责监管军工厂,专门制造坦克、装甲车和架桥车。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我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解放军文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期上,看到了老爷子的名字,我才知道,他老人家在全国专研装甲车的文职军人中,也能排到两百多位。在我们家客厅里现在还挂的一张足足六尺长的相片上,就是他们198X年在BJ开会时拍摄的合影,那时候老爷子还算年轻,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最后一排。

他们这一类,就属于军工科研及制造单位。

在七十年代,军工厂的口号是,一等品支援兄弟国家,二等品内部交流,三等品供给军队!后来有一次我问老爷子,军工厂不是为我们军队服务的吗?怎么却拿三等品来供给军队?!

老爷子没有回答我,他只是略略苦笑了一下。他老人家最后走到了大校也就是正师级别,在退役的时候,被升成了少将,但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竟然脱离了真正的军队。我有两个姐姐,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位,老爷子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好的职业军人。不过我让他失望了,混来混去舞台上也曾经跳了几回,军队中也曾转了好几轮,我最后竟然成了一个靠码字为生的职业写手,人生的莫测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第五类部队,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战斗机器。我自己也属于这一类军人。我是研究狙击与反狙击的军人,中国在八十年代,都没有自己统一的狙击教材,也没有专用的狙击步枪,当然更不可能有特种狙击子弹,这全是在九十年职业军人配合第四类军工科研单位,一点点研发出来的。

我当时使用的是南非某家军火厂出产的二十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这种口径在现在已经可以称之为狙击炮,每发子弹的重量都有几百克重,使用高爆穿甲弹,可以在一千二百米范围内打穿一百毫米均质钢甲。这种狙击步枪,二十毫米型号子弹,采用二战时德国MG-151型飞机机炮弹药,全长将近一点八米,重二十六公斤,每个弹匣才能放三发子弹,还得手动拉枪栓。按照常规,这种超重型狙击步枪,需要二人小组使用,在作战的时候,一人负责狙击,一人负责当观查员。但是第五类部队训练的狙击手,必须能单独扛起这种武器在丛山、山丘、沙漠等各种地形中迅速移动,在没有观查员协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各种作战任务。

这种狙击步枪由于口径太大,使用了横向气喷装置,一旦开枪旁边两米内不能站人,否则就会被从枪口横向喷出来的气浪撞伤,狙击手更不能躲在狭小的空间中射击,否则自己就会受伤。更可怕的是,这种枪一旦开火,就好象用反坦克火箭炮开炮一样,浓重的烟雾随之腾起,在战场上只要一开枪,只怕敌人的覆盖性火力就会狂砸过来,所以我这种狙击手,又被人戏称为炮灰狙击手。

虽然被称为炮灰狙击手,但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我们经历了最严格甚至是残酷的训练。首先我们要学会空手格斗和短冷兵器使用,并能借助各种随手可得的道具,把它们变成杀人武器。如何用一根绳子,在十四秒钟内勒死一个敌人,如果一拳就把敌人打得长时间晕眩,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敌人实施高强度物理打击。基本上每个人都拥有什么跆拳、空手道黑段之类的玩艺儿。

在近战的时候,手枪是我们一种重要的自卫武器,这种武器,我们训练最狠的是拔枪速度及出手第一枪的命中率,无论在任何状态下拔出手枪射击,在手枪抬起,指到目标的瞬间就要扣动扳击,百分之八十六命中率为达标,百分之九十命中率为良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优秀!

只拥有这些还是不够的,狙击手的另外一门课程,就是诡雷制造!诡雷就是制造各种地雷,我们可以在化学实验室里利用一些化学原料,再加上几个烧杯,几个木制勺子,和一个能保证温度的冰箱,制造出*,加上面粉、木屑,就可以把它制造出安全度大大提高的*zha药。当然了,想制造*zha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有危险成份,一旦温度超过二十摄氏度,或者配制的时候遭到剧烈冲击,就可能产生爆炸,对化学原料要求也较高,在化学试验室中,我们还能制造出比固体汽油弹更可怕,根本无法扑灭的燃烧弹,再加上几颗玻璃球,几根铜片,一卷钓鱼用的线,一管口红,就可以制造出花样百出,就连地雷探测器也未必能探测到的地雷!

在自己需要长时间隐藏的位置周围埋设诡雷,以防止被敌人反突袭,利用气味或道具,来引开军犬注意,这也是一种在战场上自我生存的绝活儿,至于什么狙击手之间的对抗,利用电子器材在狙击手开枪之前就发现狙击手,什么黑夜不用光学瞄准镜射击,这些都是必修课程,就不一一废话了。

第六类部队,应该算是最神秘的部队,说他们是超能力部队也一点不为之过。当然他们未必是拥有电视上那种什么特异功能,他们在某种领域,比正常人更敏锐,更发达。可以是智商仅次于爱因基坦的超天才,可是一个眼睛瞎了耳朵聋了,鼻子就比狗还要灵的人,也可以是过目不忘,逻辑运算能力比计算机还强的数字天才,哪怕你是一个小偷,但是什么锁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也算你是一号人物。

美国的五角大楼和FBI里,这样的人物就数不胜数。当然了,这样的国宝级人物,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个组织专门集结,他们最珍贵的地方是,这种能力是天生并经过后天强化的,无法量产,无法复制。

好啦,已经带领兄弟们对六类部队进行一次粗略扫描,我这部书要写的主角,当然是第五类部队成员,兼于大家更喜欢看第三人称小说,我还是把小说写成第三人称好了。

大家不要追求太高的真实性,毕竟这是小说,看过当YY一下好了。

弹痕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画风俱佳的军旅小说作品,新笔趣阁网转载收集弹痕最新章节、无弹窗观看欣赏。

返回顶部